首页 > 一线聚焦 > 基础教育

首批体育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试点—— 在汗水中收获健康与快乐(关注青少年体育)

栏目:基础教育     来自:中国教师教学研究网      时间:2025-06-20 03:46

安徽省宿州市毛雷庄小学,孩子们在跳绳。
万善朝摄

重庆市万盛经开区万盛小学,同学们在对弈。
王泸州摄

今年1月,国家体育总局批复同意在湖南省岳阳市、重庆市万盛经开区、安徽省宿州市等地开展首批体育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试点。试点地区结合自身实际,加强青少年科学健身普及和健康干预,让年轻一代在运动中强意志、健身心,探索出一系列有效举措,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参考。

——编  者

湖南省岳阳市——

搭建赛事造氛围

本报记者  曾华锋

“每次高强度训练后身体都很累,但队友的加油声、教练的鼓励、父亲的陪伴让我坚持下来。”湖南省岳阳市东城小学学生曾俊贤说,“我以前是个篮球场‘小透明’,现在已是球队主力,我们球队还得过奖呢。”

岳阳市教育体育局青少年体育和竞赛训练科科长刘勇介绍,岳阳市鼓励各校将足球、篮球、排球等纳入体育课教学内容;以三大球联赛和市中小学生运动会为重点,带动学校体育全面发展,“到2026年,全市青少年普遍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体质健康优良率达到60%以上,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显著增强。”

“学校选拔足球队员时,我一点没犹豫就报名了,最后成功入选。”岳阳市洞氮小学学生胡毅恒说,他所在的校队获得了岳阳楼区第五届中小学生足球联赛乙组第二名、第六届中小学生足球联赛甲组第四名等荣誉。

岳阳市健全、完善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小学三年级以上班级从三大球等项目中选取一个以上项目建立班级代表队。学校每周至少开展一次班级体育比赛,每学年组织一次校运会。市、县(市、区)每年组织一次中小学生运动会,并分层组织三大球联赛。

“我很喜欢现场观赛,我至今还记得,三大球赛场上,一名球员以一记漂亮的头球直接得分。”岳阳市小学生吴沐阳说。去年11月20日至28日,第一届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在湖南省长沙市、岳阳市举行。赛场上的坚韧与团结、竞争与友情,给不少人留下深刻印象。岳阳市第十五中学承办了这次运动会的女子足球、男子篮球、女子篮球等42场比赛,该校有150名学生志愿者参与赛事服务。以此为契机,该校也举办了首届校园三大球运动会。

在岳阳,体育元素被融入教学:数学教师以足球运动轨迹解析几何原理,语文课堂上师生一起品读运动员的奋斗故事……日益浓厚的体育氛围,也传递着拼搏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重庆市万盛经开区——

体卫融合助成长

本报记者  李  硕  范佳元

“和队友齐心协力赢得这个冠军,是最好的毕业礼物!”重庆市万盛经开区中盛小学六年级学生罗鑫激动地说。他所在的班级在本学期全校足球比赛中获得年级冠军。

今年3月,中盛小学开展足球比赛,全校63个班全部参加,共计187场比赛,参与学生达到1800人。“参与体育运动不但让孩子们身上有汗、眼里有光,他们将带着更饱满的状态投入学习生活。”校长田云说。

从2013年起,中盛小学每周二和周三下午开展兴趣班活动,其中体育类社团就有十几个。

每年10月的心理健康筛查后,学校会对出现心理异常的学生进行谈话疏导,还会引导他们在学校体育活动中增进同伴关系,提升交流能力。田云介绍,此前一个患有抑郁症的四年级学生,在加入校足球队之后,心理状态得到明显改善。

学校将心理健康辅导纳入学校常规课程体系。“每个班级不但每两周有一次心理健康课程,学校还会定期组织心理健康主题活动和讲座,解决学生们的各种困惑。5月家庭沟通周、9月新生适应月、10月心理关爱月、11月生命教育周……主题都很贴近学生需求。”中盛小学德育处主任余至萍说。

据介绍,万盛经开区现有中小学(含职教、特教)22所,全部配备了心理辅导室,专、兼职心理教师共394名。万盛经开区还为青少年建立了完善的心理医疗保障体系。“在校园建立青少年精神心理诊断室,为青少年提供专业的预防、诊断和观察治疗服务。”万盛经开区体育发展中心副主任犹连波介绍,“同时,通过建立健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转诊机制,医疗机构与学校、社区保持密切联系,形成了协同合作的工作机制。”

安徽省宿州市——

特色体育样态新

本报记者  孙龙飞

“注意!双手要握紧球棒的底部,脚尖蹬地的同时,转动身体……”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砀城第三小学,学生们正进行软式棒垒球训练,体育教师朱瑞珍仔细讲解动作要领,学生们听得认真专注。

软式棒垒球是一项集跑、跳、投、打于一体的项目,规则相对简单。砀城第三小学将软式棒垒球作为特色体育项目纳入课程体系,利用体育课、大课间普及推广。

三年级学生朱梓陌,曾经跑几步就气喘吁吁,刚接触软式棒垒球时不敢接球,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她的耐力逐步提高,不再害怕。“我已经适应了击球、跑垒训练,体质越来越好,学校组织的各种体育活动都积极参加。”朱梓陌说。

砀城第三小学还成立了软式棒垒球社团,对有兴趣、有天赋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看着孩子们身体变得棒棒的,朱瑞珍十分欣慰:“软式棒垒球社团是学校最受欢迎的社团,放学后操场上满是练球的孩子,有的走路时还在挥动手臂演练动作。”

2018年,砀城第三小学获评全国软式棒垒球实验学校。副校长李安岭说:“学校深入挖掘体育在明德、培智、强心等方面的价值,以特色体育课为抓手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宿州市有2500多所学校、119万名在校学生,“小胖墩”“小眼镜”等问题曾令人担忧。近年来,该市将特色体育项目和传统体育活动融入教学,不断探索体育教学改革、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新路径。

萧县官桥小学的跳绳队花样翻新,埇桥区褚兰镇中心学校的舞龙舞狮表演气势磅礴,埇桥区曹村镇中心学校的武术少年们拳脚生风……各校因地制宜,形成了“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发展格局。

目前,宿州市已创建体育特色学校225所,其中国家级校园足球、篮球、排球特色校179所。宿州市教体局竞技科科长武云启说:“通过‘特色项目+常规课程+社团活动’的模式,我们构建起多元化校园体育生态,让学生在运动中收获健康与快乐。”

《 人民日报 》( 2025年06月16日 15 版)


阅读排行榜

图片新闻榜

图书排行榜

中师在线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联盟合作
帮助中心
加入我们
在线咨询
意见反馈
关注我们
腾讯关注
微博关注
微信关注
服务指南
会员服务
运营服务
广告服务
品牌合作
地方教育
教育培训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RRZ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