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线聚焦 > 基础教育

2024年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近88万人 吸引好老师 教好体育课(大数据观察)

栏目:基础教育     来自:中国教师教学研究网      时间:2025-06-27 02:28

  数据来源:教育部
  制图:汪哲平

  这个学期,各地教育部门密集出台文件,要求落实中小学每天“一节体育课”“综合体育活动两小时”。北京发布“体育八条”,要求打造能出汗的体育课;云南启动壮苗行动,以督导和飞检落实“两小时”硬指标……通过体育活动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为广泛共识。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主力军。近两年,中小学体育改革逐渐细化,但体育教师队伍仍存在数量不足、补充困难、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等问题。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若干举措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针对体育教师结构配置、专业化程度、待遇保障水平等方面,提出多项举措,推动体育教育质量提升。

  

  好老师哪里来?多元补给,优化结构

  破纪录!校运动会上,甘肃陇南市武都区城关中学学生杨烨宇刷新了学校800米和1500米跑成绩。“感谢薛老师,每天抽出40分钟对我进行专门训练。”杨烨宇提到的老师名叫薛宪坤,是该校20名体育教师中的一员。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不断壮大。2024年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约87.96万人,较2012年增加36.88万人,增长72.20%。特别是近5年,全国体育教师数量增速明显,师资补充力度加大。

  “在我们学校,每名体育老师固定带4个班,从初一带到初三。”薛宪坤说,教师男女比例基本协调,篮球、健美操等项目都有男、女教师教学。然而,随着“每天一节体育课”等措施实施,体育教师配置有待进一步优化。“为了丰富课堂体验,我们还需增补传统武术、瑜伽、冰壶等项目的体育教师。”薛宪坤说。

  湖北武汉市光谷汤逊湖学校近年打造了健美操、轮滑等多项特色体育项目,供学生自由选择;大课间改为广播体操、啦啦操、体能操“三操”,还举行了“爱眼运动会”,让学生边运动边护眼。“每次我都玩得很开心。眼睛不累,上课也更专注了。”三年级学生程惠彤说。丰富的体育活动也得到了家长的好评,“孩子爱上了运动,脸上的笑容更多了。”一名家长说。

  体育活动日益丰富,体育教师工作量随之增加,师资容易出现缺口。汤逊湖学校党委书记江卫华介绍,学校暂时将其他擅长运动的教师调动起来,进行培训后充实体育教学力量,并计划在今年秋季学期增加体育教师人数。

  如何进一步优化体育教师队伍补充机制?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万炳军介绍,多地通过政府和学校购买体育服务,聘请退役运动员担任专职教练员,与当地体校、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合作,形成“专职教师+兼职教练”的弹性用人机制。

  退役体操运动员石雅妮2024年秋季学期入职汤逊湖学校,担任专职教练员。石雅妮将过往训练经历与低年级学生的体质相结合,孩子们很喜欢上她的课。随着她的加入,学校计划筹备体操校队。

  “我们鼓励各地探索建立区域内体育教师资源共享机制,通过集团化办学、学区制管理、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等方式,推动体育教师定期交流、跨校兼课、跨学段任教。”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表示。

  怎样教得更好?严格招聘,职后培训

  “体育课的专业性很强,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必须过硬。”山东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党委委员温连涛说。

  教师素质关系教学质量。近年来,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在学历、职称、教育教学能力、师德修养等方面均持续提升。从学历上看,2024年本科以上学历体育教师占比85.67%,研究生学历占比4.64%。

  如何进一步提高专业素质?

  一方面,从源头上招聘好老师。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表示,《通知》突出了学历和技能两方面要求,规定招聘岗位一般应明确体育专业要求,非体育专业要具有二级及以上运动员等级证书;明确将专项运动技能作为体育教师招录的重要考核内容和依据。

  “我们明确要求,应聘者应具有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且有篮球、足球等特定体育专项。”温连涛介绍,历城二中共有23名体育教师,作为足球特色学校,学校还有专职足球教练员11名。

  另一方面,职后培训让好老师持续成长。江卫华介绍,汤逊湖学校有着多样化的职后培训形式。学校推行导师培养制度,为每位新任体育教师配备资深教师、校外导师进行指导。

  “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类型日益多元化,关键还是要提升教师专业能力、补齐学科短板。”中国教科院体育美育教育研究所所长于素梅说,多地积极探索“全员覆盖+精准补弱”的职后培训模式,推动体育教师从“不够用”到“充分用”再向“专业卓越”转型。

  “下一步,将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推动高水平体育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加强体育教育师范生培养。”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表示,将在国家和地方师范生公费教育、“优师计划”等培养计划中扩大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数量,提高体育教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比例。

  如何保障安心从教?完善考评,加强激励

  虽然体育课愈加受到学生、家长重视,但在一些地方和学校,体育教师满课时量却被“打折”计算,场地维护、社团指导、大课间活动组织等隐形任务缺少关注,体育教师待遇保障有待提高。

  对此,于素梅表示,在配齐配强体育教师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为其提供进一步发展和提升的空间,尤其是提升体育教师受重视和受尊重程度,保障与其他学科教师享受同等待遇,安排合理的工作量等。

  为更好激励体育教师,历城二中在职称评聘、学科带头人等评选中保证体育教师有一定占比,同时定期开展优秀教师专题宣传,增强其职业认同感与教学积极性。

  考虑保障体育教师多线并行的工作情况,《通知》提出,应将组织开展大课间、体质健康监测、课后训练、课外活动、课后服务、指导参赛和走教任务等计入工作量,并根据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竞赛成绩,在绩效工资分配时给予倾斜。

  在历城二中,足球队、篮球队等带队教练每天下午要开展2—3小时的专业训练,体育教师还要负责课间活动、体育社团等工作。“我们会把这些计入教学工作量。”温连涛说。

  “学校以体测、竞赛等成绩指标检验教学成果,并在绩效工资等分配时予以体现。”薛宪坤介绍,各级各类体育比赛带队,若成绩比较突出,在职称评聘、年度考核等方面会有奖励,从而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

  “完善评价激励机制,才能进一步提升体育教师职业吸引力。”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表示,将完善体育教师考核评价机制,明确职称评聘标准,优化岗位结构,确保体育教师在职称职务评聘、福利待遇、评优表彰、晋级晋升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享受同等待遇。

  《 人民日报 》( 2025年06月20日 07 版)


阅读排行榜

图片新闻榜

图书排行榜

中师在线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联盟合作
帮助中心
加入我们
在线咨询
意见反馈
关注我们
腾讯关注
微博关注
微信关注
服务指南
会员服务
运营服务
广告服务
品牌合作
地方教育
教育培训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RRZ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