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8日是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日前,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交通运输部、中国残联等16部门印发通知,要求各地以“弘扬自强与助残精神,凝聚团结奋进力量”为主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助残日活动。
通知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联系年度重点工作任务,结合本地实际,研究部署全国助残日主题活动,制定助残日期间的活动实施方案,采取有效措施,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围绕全国助残日主题,组织开展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典型宣传,通过新闻报道、文化活动、文明实践等形式,大力弘扬残疾人自强不息和社会各界扶弱助残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集中展现残疾人工作者竭诚为残疾人服务的典型事迹,为推动残疾人事业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加快发展凝心聚力。
各地教育、残联等部门要围绕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开展活动。推动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保障措施。研究制定“十五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推动孤独症儿童特殊教育学校建设。积极开展学前融合教育,加快推进残疾人职业教育,完善高等教育保障政策。大力推进融合教育和送教上门规范工作。积极推动特殊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大力推进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建设,推进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建设。
各地民政、残联等部门要围绕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开展活动。做好低收入残疾人数据共享工作,推动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纳入社会救助范围。加强残疾孤儿、事实无人抚养残疾儿童保障工作,鼓励向精神关爱服务拓展。开展儿童福利机构高质量发展改革试点,强化机构康复能力建设。做好老年残疾人福利工作。完善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工作相关政策措施并抓好贯彻落实。积极推动社会组织参与促进残疾人基本民生保障和关爱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通知要求,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残联等部门要围绕促进残疾人较为充分较高质量就业开展活动。部署实施《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开展“残疾人就业宣传月”活动,通过科技创新发展新产业,拓展残疾人就业新形态,依法保障残疾人就业权益。加大就业援助工作力度,做好辅助性就业产品义卖系列活动、2025年度高校残疾人毕业生重点群体就业服务等工作。
各地住房城乡建设、工业和信息化、通信管理、交通运输、残联等部门要围绕推进城乡无障碍环境建设开展活动。贯彻落实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持续推动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标准体系。开展城市无障碍设施专项体检评估,有序推进无障碍设施改造提升。推动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技术在助残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