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前沿 > 学科前沿

崔红英 | 浅谈新时期思想品德课教师该如何说课

栏目:学科前沿     来自:中国教师教学研究网      时间:2024-12-23 08:29

芜湖市南陵县工山镇中心小学  崔红英 


  】新时期思政课教师说课是教学研究工作的新形势,阐明说课的要求、注意点、技能和误区,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时期  思想品德课  教师  说课

 


   


说课,是教学研究工作的新形式,说课活动的开展,引起了广大领导和教师的广泛重视与关注,为教学研究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说课的理论依据最早是由德国教育控制理论家弗兰克博士提出的,具体时间是1962年。他的理论为说课这一教研活动奠定了理论基础。我国最初是1987年由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教研室推出的,后逐渐得以推广,现已成为教学改革中进行教学研究的有效形式。“说课”是“讲课”的基础和保证。一般地,“说课”质量的高低决定着“讲课”质量的优劣。通过“说课”完全能够准确地反映出一个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和教学研究能力。“说课”与“讲课”是有区别的:“说课”是一种课前行为;“讲课”是一种课堂行为。说课活动要求教师在13—15分钟内将一节课的对教材的理解、学情的分析、教学过程的设计、教法学法的选择、教学预测等各项内容及其理论依据用简要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呈现给听众,具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说课者必须讲究技巧。

 

一、说课的要求

 

1.说清本课内容在本学科教学中所处的地位及其作用

 

在教学中,每课时教案所包含的内容是不同的,它们在学科的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及其作用也是不同的,有些课时所含的教学内容极其重要,与今后授课的内容关系十分密切,是阶段性的关键点,甚至是本教材的重点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我说课的内容是《美丽的校园》,它选自第一册《品德与生活》中的第一单元《你好,新学校》。这单元的教学主题是入学教育,引导学生发现小学生生活充满无限乐趣,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并通过看一看、想一想、记一记、做一做,尽早适应小学健康、安全的生活,能愉快、积极地生活。这一单元有四个主题《美丽的校园》、《老师,您好》、《学校里的一天》和《我是小学生》。《美丽的校园》是入学教育的第一课。小学生进入小学生活才几天时间,对校园生活充满好奇充满信心,但又感到陌生感到拘束。始业教育至关重要,关系到小学生是否热爱学校,是否热爱学习,是否喜欢成为小学生。因此,教师应该想方设法使学生感受到小学校园的美丽,感受小学生活充满无限乐趣,同时,要及时提醒他们应该注意的事项,引导学生在小学校园生活必须注意的安全。

 

2.说清本课内容的重点、难点和要点

 

每一课时教学内容都有自己的重点、难点和要点,要让学生把握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必须突出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每一课时又往往有一些知识点学生难以明确,难以掌握,作为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握重点要点找出难点,化解难点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再如《美丽的校园》说课,活动重点定位于:感受“美丽的校园”,主要是通过参观校园、出示图片、情境说演、儿歌,使学生从心底里感受到校园的美丽并喜爱自己的校园。活动的重点:认识学校的环境;感受学校环境的美丽并喜爱新学校。活动的难点是:了解设施的作用;注意安全并区分错误的行为。我在目标定位上,树立了目标的整合观、科学观、系统观,各领域内容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中。以上这些都需要“说课”者在说课过程中掌握并说清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

 

3.说清本课的课时结构和目标

 

掌握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师的基本功,在有限的40分钟内,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是很有讲究的,如何突出重点、掌握要点,如何化解难点、巩固知识,如何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如何演绎示范、归纳总结,如何提问设问、布置练习,都有一个时间合理安排问题,一节好的课离不开一个好的课时结构,要使每一课时的各个教育环节均能恰到好处,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就尤为重要。作为说课者,必须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在说课过程中,体现课时结构,反映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

 

4.说清实施课堂教学目标的方法与手段 


在课堂教学目标确定之后,用什么方法和手段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极为重要,它要求“说课”者根据教学要求和所教对象,说清如何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并运用何种教学手段,来强化教学目标的重点、要点,化解难点,使学生掌握所教知识。俗话说,“教无成法,但教要得法”,充分说明了教学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它们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在同一课时中,教学方法可以多样变化,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必须和教学效果相一致。还是拿《美丽的校园》来做例子,我是这样设计此环节的:《新课标》指出:“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本次活动采用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主要有:情景教学法:品德与生活新课标要求关注学生通过一个个主题活动让儿童获得情感体验,培养行为习惯。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主动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我在这节课中创设了学生上学的情景,学生校园活动的情景,学生做危险动作的情景;互动教学法:品德与生活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共同参与,沟通合作的活动过程。在教学设计中注重师生之间教与学的沟通交流,启发补充,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我在这节课中采用了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和小组交流等多种互动形式;直观教学法:直观教学是所有教学方式中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方式,也是学生喜爱的一种教学方式,更是广大教师最擅长的一种方式。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主要借助多媒体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课本中生动的画面创设成一个个鲜活情景展示给学生,辅助教学。

 

5.说清教学过程状态的调节与信息的有效传递

 

教学过程中师生教学状态的调控,与教和学信息的传递、反馈,实质上是一个很重要的,但往往又容易被“说课”者遗忘的环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虽是相互联系的,但有主动和被动、先后快慢之分,有时也许老师讲得快的地方恰恰正是学生一下子不能领悟到的地方;有时学生积极性很高、偏离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信息传递、反馈来适当调控,而教学状态的有机调控必须注意提问、设问、练习等信息传递的精心设计和合理安排。在“说课”中说课者要充分说明。

 

二、说课中就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教师在说课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说课不是备课,不能按教案来说课;说课不是讲课,教师不能把听说课的领导和老师视为学生,如正常上课那样讲;说课不是“背课”,也不是“读课”,要突出“说”字,既不能按教案一字不差地背下来,也不能按说课稿一字不差地读下来。一节成功的说课,一定是按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有重点,有层次,有理有据;说课的时间不宜太长,也不宜太短,通常可以安排一节课的1/3—1/4的时间;注意发挥教师自身的教学个性和创新精神,防止生搬硬套杂志上的内容。

 

三、把握说课的技能

 

1.突出“说”字

说课不等于备课,不能照教案读;说课不等于讲课,不能视听课对象为学生去说;说课不等于背课,不能按教案只字不漏地背;说课不等于读课,不能拿事先写好的说课稿去读。说课时,要抓住一节课的基本环节去说,说思路、说方法、说过程、说内容、说学生,紧紧围绕一个“说”字,突出说课特点,完成说课进程。

 

2.把握“说”的方法 

说课的方法很多,应该因人制宜,因教材施说:可以说本质、说事实、说规律、正面说、反面说,但一定要沿着教学法思路这一主线说,以防跑野马。

 

3.语气得体、内容不失真

听说课的对象是同行、是评委、是领导、都是成人,说的语气、称呼要得体。虽然听课者是成年人,但他们会竭力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听说课,去审视说课者的一字一句、一举一动,包括组织过程、参与过程、教法的采用。因此说课时要真实体现教学设计的理性思路、教学的过程、方法的选择,又要注意说课时的语气、称呼、表情要得体。说课时不要从始至终一个腔调地念稿或背讲稿,要用足够的音量,使在场的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速度要适当,语调的轻重缓急要恰如其分,让听者从你的抑扬顿挫、高低升降中体会出说课内容的变化来。具体地说,教材分析要简明,理论根据要充分,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要用慢速说清楚,教学目标要分条款一一叙述,重、难点则用重音来强调。

1)使用普通话;

2)充满激情,慨慷自然;

3)紧凑连贯,简练准确;

4)自然而有效地使用媒体。

说课,不同于一般的发言稿和课堂教学,它要求说者比较系统地介绍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而不是宣讲教案,也不是浓缩课堂,它的核心在于说理,在于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说课的重点在于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突破上。

用新颖有趣或简明扼要的导语来吸引听课者。说导语时说课者要把听课的老师看成是自己班上的学生,声音该高则高,该慢则慢。在说课时设计的结束语应具有双重性,不但要打动听者,而且还能让听者从你的语言中推测你在课堂上也会深深地吸引学生,这就要求结束语既要精彩,又能将精彩恰当地表达出来。

 

4.说出特点、说出风格

 

说课的重点应放在实施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反馈信息、提高教学效率上。说课要重理性,讲课注重感性和实践,因此,用极有限的时间完成说课内容不容易,必须做到详略得当、简繁适宜、准确把握说度。说得太详太繁,时间不允许,也没必要;说得过略过简,说不出基本内容,听众无法接受。

1)亲切自然,声情并茂。既然是说课,就要求说课者把为什么这么教和指导学生怎样学的科学理论依据等内容“演说”给同行听,而不是简单地“读”给大家听。因此,说课时应尽量脱稿。要精神饱满,充满激情,使听者受到感染,引起共鸣。

2)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说课的时间一般是15分钟左右,因此不能平铺直叙,面面俱到。而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实际,精心选择教学内容中最主要、最本质的东西来说。对有的说课环节可一笔带过,而对“怎样导入新课”、“怎样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来突破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等则应浓墨重彩,予以渲染。

3)表现专长,突出特色。要能够说出对教材、教法有别于常规的特殊理解、安排,充分体现出执教者的教学专长,突出教学特色和教学成果。在教材的处理、教法的选用、学法的指导、板书的设计、教学环节的安排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4)媒体辅助,直观快捷。说课应讲究效率,力争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教学设计说清楚。因此,有条件的学校,开展说课活动时,要努力使用多种媒体手段,以增强说课效果。 那么,如何把握说度呢?最主要的一点是因地制宜,灵活选取择说法,把课说活,说出该课的特色,把课说得有条有理、有理有法、有法有效,说得生动有趣;其次是发挥个人的特长,说出个人的风格,这就把握了说课的度。

 

四、走出说课的误区

 

误区一:说课就是复述教案

说课稿与教案有一定的联系,但又有明显的区别,不应混为一谈。说课稿是在个人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写成的,说课稿不宜过长,时间应控制在1020分钟之内为宜;教案只说“怎样教”,而说课稿重点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它重在设定教师在教学中的具体内容和行为,即体现了“教什么”、“怎么教”。

 

误区二:说课就是再现上课过程

有些教师在说课过程中一直口若悬河,激动万分地给听者“上课”:讲解知识难点、分析教材、演示教具、介绍板书等,把讲给学生的东西照搬不误地拿来讲给下面就座的各位评委、同行们听。说课是“说”教师的教学思路轨迹,“说”教学方案是如何设计出来的,设计的优胜之处在哪里,设计的依据是什么,预定要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这好比一项工程的可行性报告,而不是施工工程的本身。由此可见,说课是介于备课和上课之间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对于备课是一种深化和检验,能使备课理性化,对于上课是一种更为严密的科学准备。

 

误区三:说教学方法太过笼统,说学习方法有失规范

“教学设计和学法指导”是说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有些教师在这环节中多一言以蔽之:我运用了启发式、直观式等教学法,学生运用自主探究法、合作讨论法等等。至于教师如何启发学生,怎样操作,却不见了下文。甚至有的教师把“学法指导”误解为:解答学生疑问、学生习惯养成、简单的技能训练。

 

误区四:说课过程没有任何的辅助材料和手段

有的教师在说课过程中,既无说课文字稿,也没有运用任何的辅助手段。有的教师明明说自己动手设计了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但在说课过程中,始终不见庐山真面目,让听者不禁怀疑其真实性。所以,说课教师在说课过程中可以运用一定的辅助手段:如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实物投影仪、说课文字稿等,在有限的时间里向同行及评委们说清楚课,说好课。

 


参考文献

 


《说课心理学基础研究》 李兴良

《说课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理论与实践研究》  李兴良


阅读排行榜

图片新闻榜

图书排行榜

中师在线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联盟合作
帮助中心
加入我们
在线咨询
意见反馈
关注我们
腾讯关注
微博关注
微信关注
服务指南
会员服务
运营服务
广告服务
品牌合作
地方教育
教育培训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RRZ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