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教岗位坚守的近三十年里,她积极探索集团化管理模式,创新用人机制,践行课改推陈出新,实现优质园扩容提升。她也一步步从一线教师成长为业务副园长,转岗做教研员后又接受组织安排回到幼儿园担任园长。一切仿佛缘分使然,但其实更多的是出于她对初心的坚守、对学前教育事业的热爱。她,就是浙江省人大代表,衢州市实验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徐丽娟——
用“爱”铺满学前教育路

徐丽娟与幼儿园的孩子们在一起。资料图片
青年教师的“领路人”
“我很喜欢孩子,希望孩子们把我当好朋友。”来到徐丽娟工作的幼儿园,会发现她的办公室对面就是班级活动室,孩子们经常自由进出和她“谈天说地”,她也时常去班级里看看他们。
“我想做他们童年时代的知心朋友和坚实依靠。”徐丽娟微笑着说。
实际上,徐丽娟不仅是孩子们依赖信任的“园长妈妈”,还是青年教师的“领路人”。她以幼儿发展为本,鼓励个性探索,知人善任,影响和培养了省市区级教坛新秀、名师、师德导师、优秀班主任等杰出人才32人。在她的带领下,衢州市实验幼儿园成为区域内优秀人才的孵化培育基地。
2021年,衢州市柯城区教育局在全省首创学前教育“红领·巾”党建品牌,党建品牌在辖区内全面铺开。作为15个党建联建小组单位之一,徐丽娟所在的幼儿园党支部也加入其中。
谁来担任党建指导员呢?徐丽娟反复思量,决定大胆启用新人,由刚参加工作一年的新党员担任党建指导员。然而,伴随着新岗位的产生,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徐老师,我要做什么?指导谁?怎么指导?我怎么指导得了别人呢?”刚接下任务的新党员一脸茫然,忍不住发问。在徐丽娟看来,这种茫然是正常的,这恰恰反映出这名老师正在深入思考工作的方法与路径。
“你想到的这些问题就是这个岗位的工作内容,你先试着去做,我相信你有能力,出了问题我负责!”徐丽娟给这名老师打气。
其后,正是在徐丽娟的鼓励和支持下,这名“新人”很快厘清工作思路,明确实施路径,协同团队作战,推动这项工作落地生根、有序推进。后来,这名年轻教师不仅以党建指导员的身份完成了各项现场解说任务,并深受好评,还随团队参与援川工作、推广党建工作经验。
“之所以做得好,是因为你态度端正、能力出众;倘若做不好,那便是我识人不明、委任不当,责任在我!”徐丽娟以这句掷地有声的话语,激励着一批又一批年轻教师“翻山越岭”,超越自我,成为多才多艺的“斜杠青年”,最终领略到“一览众山小”的壮阔风景。
法治教育的“实践家”
“在幼教岗位这么多年,孩子的事就是我最牵挂的事。”身为一名省人大代表,徐丽娟更是将法治教育视为己任,倾注满腔热情。
作为当地幼教领域的领军人,徐丽娟特别关注法治副校长相关工作。据统计,2024年浙江省中小学共有7600余名法治副校长主动对接学校和师生需求,走进校园进行法治宣讲,推动法治教育在校园普及。
站在学前教育一线,徐丽娟感受到法治副校长制度的意义,也观察到其中有待改进之处。“法治副校长在青少年心间种下了一颗颗法治种子,帮助他们提升法治意识,强化自我保护能力。但我注意到,由于全省范围内并没有一套统一的、专门用于学校法治教育的课程,所以法治副校长的授课内容往往因自身所属单位不同而存在差异,致使法治教育课程内容体系化有所欠缺。”徐丽娟认为,法治副校长是贯穿整个基础教育的一项制度,更应具备有效性和实操性。
于是,在2025年1月召开的浙江省两会上,徐丽娟提出了一份《关于组团式建设全省校园法治教育课程的建议》。
她提出:通过“法治教育课程”体系,在全省范围内建设一套专门用于学校法治教育的课程,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人,研究设计专业化高且内容形式更为匹配的授课体系,通过设置分级分类的教育内容和方式,由省教育厅牵头,协同公安、检察、法院、司法等各部门的专业人员组团式建设全省层面的学校法治教育课程体系。
“法治教育其实早已融入孩子们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中小学推进实施的法治副校长制度,其实在我们幼儿园也已经广泛开展。老师们接受了法治副校长的专业指导后,在帮助孩子们树立法治意识、养成法治习惯的过程中会更加得心应手。”徐丽娟对校园法治建设满怀期待。
幼儿成长的“守护者”
2023年12月4日,第十个“国家宪法日”,“浙里春风·红青庭”驻衢州市实验幼儿园法治辅导站揭牌成立,这是衢州市首个幼儿学法教育基地。
“法治辅导站的设立,是幼儿学法、普法教育方面的一次有益尝试,搭建起了法院、学校、社会针对幼儿法治教育的共建共治平台,教育引导幼儿系好人生第一粒‘法治纽扣’。”徐丽娟觉得意义重大。
“浙里春风·红青庭”,是衢州市柯城区人民法院重点打造的未成年人法治陪伴工作品牌。该品牌成立伊始,就受到了徐丽娟的关注。自2022年与“浙里春风·红青庭”初相识,到2023年联合法院在幼儿园建立法治辅导站,从参加法院读书分享会为孩子们赠书,再到携手民政局发放《关爱未成年人提示手册》……徐丽娟多次受邀参与“浙里春风·红青庭”的活动。
2024年8月27日,柯城区法院牵头柯城区教育局,举办“浙里春风·红青庭”未成年人审判工作室“小蜻蜓”法治宣讲员聘任仪式,徐丽娟应邀参加。
“这里是法贤廊,上面展示着8位有代表性的法治历史人物。其中,赵抃是我们衢州人,北宋时期的名臣,有‘铁面御史’称号,不论是宰相还是普通小官,只要这个人犯了错,赵抃就会指出来。”
“这是少年法庭,对待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法院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以及‘宽容不纵容’的原则。”
……
当天,“小蜻蜓”法治宣讲团的成员,用稚嫩童音,字正腔圆地向来自各学校的老师、学生及人大代表介绍。
徐丽娟站在他们身边,看到这些平均年龄仅12岁的孩子们一脸认真、自信昂扬的样子,也看到了未成年人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引领的转变,这些法律知识将通过同龄人视角,散为满天星,传输给更多的青少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强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柯城区法院将这项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促进未成年人保护的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值得点赞。”徐丽娟说。
“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道路还很长,面临的挑战也很多。”面向未来,徐丽娟呼吁,“期待社会各界能够给予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共同为青少年成长撑起一片蓝天,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法治的照耀下健康成长。”
来源:人民法院报·7版
作者:周凌云 张鸿曌 王茗逸